認識香菇肉羹小吃與專業細節

羹湯類的小吃,無論是香菇赤肉羹、蝦仁羹、魷魚羹等,皆是台灣街頭巷尾最常見的小吃,其中又以肉羹類的羹湯小吃流行得最早、歷史也最悠久,整道小吃的做法也最具技巧性。一碗好吃的肉羹湯,從肉羹條口感到湯頭調味都要掌握得宜,除了肉羹條要挑選富有彈性的豬後腿肉之外,還要了解切條的刀法,才能做出形狀完整、口感彈牙的肉羹;另外,與湯頭息息相關的則是具有濃郁海味香氣的扁魚,要將整隻扁魚透過正確的酥炸法處理得金黃香酥又不帶焦味,才能為羹湯帶來鮮美的風味。一碗肉羹看似簡單,但學問細節卻不少,小吃老闆們快來看阿芳老師怎麼做出台灣人最愛的完美肉羹。
阿芳老師的肉羹條專業撇步
選用豬後腿肉是製作口感彈牙肉羹條的第一步,下刀時得掌握兩個要訣,先以逆紋的方向切片後再略為拍打,然後再以順紋的方式切條,這樣做出來的肉羹會更具口感,較美味。醃肉時將所有醃料調拌均勻後稍微靜置入味,營業用的肉羹可包裝後放入冰箱延長醃製的時間。此外,包裹肉羹的魚漿一般會稍帶一點甜味,因此整體調味可降低糖的比例。

阿芳老師的爆香扁魚專業撇步
扁魚挑選較薄、有刺的「刺扁」經過爆香後會更為酥脆好吃。快速清洗扁魚後直接放入冷油中,內含少許的水氣會將腥味帶走,等扁魚外表呈現比較深的焦黃色時,即可撈起盛入廚房紙巾吸油。把爆透的扁魚攤涼,待熱氣散去即可直接就著紙巾將扁魚仔細壓碎。

完整認識香菇肉羹製程
- 切好肉羹條並醃製完成後,拌上地瓜粉,再加入魚漿拌勻成肉羹漿。
- 以少量油爆香青蔥,加入水煮滾後撈出蔥段並轉小火,即可把肉羹漿抓小塊入鍋,若沾黏可將手沾取一些清水再繼續撥漿,待所有肉羹入鍋後轉中火,使肉羹條煮熟時可保持外觀完整。
- 待肉色翻白並浮到水面上後表示肉羹已經煮熟,撈出瀝乾、吹涼,待表面結皮後會有更好的口感。
- 製作羹湯的部分,以煮肉羹的水重新沸騰後加入香菇片、不酸的筍絲,並加入大骨風味高湯粉賦予湯頭更濃厚的肉香,也可用一半的自熬高湯搭配一半的大骨風味高湯製作湯底,接著再以少許糖、鹽調味。
- 羹湯勾芡時要注意讓地瓜粉水分次下鍋,保持羹湯一直沸騰的狀態勾芡,才能做出濃稠適中的完美湯頭。
- 湯水留用。
- 將羹湯火力調小後,在不是大沸騰的狀態加入蛋液,並以湯頭慢慢推煮蛋花,接著再將壓碎的扁魚酥以營業時間適當放入羹湯,再將肉羹條泡入湯中。盛碗後加入少許蒜泥、烏醋與香菜末,即可讓肉羹的香氣更上一層。


香菇肉羹湯底美味祕方
利用康寶小吃四寶的大骨風味高湯粉,大骨風味純正,提升湯品豬肉風味的最佳選擇,簡單快速打造美味香菇肉羹。